○朱雪云
有人說,班主任工作的失敗往往是源于班主任不善于與學生交流溝通。我認為,小學班主任的工作特點決定了自己對學生必須有足夠的親和力。缺乏親和力的小學教師是難以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努力提高親和力是小學班主任終生的必修課。在我個人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我注重俯下身來,和風細雨般地與小學生親切交談。我總能強烈地感受到我所具有的親和力是最溫柔而又有效的“教育手段”。
一、以親和力消彌師生間的“沖突”
我們會發現,隨著現在的小學生越來越強調“個性”發展,教師在班級管理與學生之間的沖突慢慢地多起來。如果教師的觀念陳舊,還停留在傳統的師道尊嚴上,繃著一副衛道者的面孔,讓人望而生畏,必然會失卻親和力,達不到加強班級凝聚力的目的。但是,倡導親和力并不是對學生一味地遷就,迎合學生。我認為,在當前的小學班級管理中,師生間必要的“沖突”是可以存在的,但前提是教師要以溫情和熱情去鑄造親和力,使這種沖突消彌于無形。
親和力的形成是潛移默化的,非一日之功。我們在加強師德修養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對生活的熱愛,要帶給學生滿滿的正能量。當然,教師也是普通人,也難免會受生活工作中不良情緒的影響,但自我調適也是一名優秀教師應該具備的能力。你每日的出現,必然是以精神煥發、笑容燦爛的狀態示人的,始終帶著蓬勃的朝氣,始終把最美的微笑帶給學生,讓學生時時感受到你的魅力。我曾教過的一名四年級的學生說:“生活美不美,學習好不好,看看我們班主任的笑容就知道了?!?/p>
班主任的工作從早到晚,每天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最多,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會影響到學生。我們要堅持用良好的面貌和狀態去感染學生,與陽光向上、充滿求知欲的學生“同頻共振”。這樣,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也就形成了。因為你在學生印象中就是最可親之人,他們自然聽從你的教導,對你處理問題的方式是認可的、信服的。
我在長期班主任工作實踐中,始終注意以最好的狀態、最好的笑容面對學生,課前、課后參與學生的一日生活,課堂上認真傾聽,耐心誘導,鼓勵表達,營造和諧、民主、輕松、自由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氣氛。課外,盡最大能力解決學生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對學生的求助盡最大的可能給予滿意的回應。但如果有學生犯錯,我決不會姑息,不會放任自流,而是及時批評教育。有時一些性格較為沖動的學生,面對班主任嚴厲的批評,一時會接受不了,甚至當面沖撞。這時我們要正視這種“沖突”,以自己的親和力消彌這種“對抗”。
二、讓愛心和真誠顯示親和力
班主任親和力的形成在于真誠地關愛學生。真誠不是一種簡單的專業知識,而是一種付出的態度,是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的一種真情流露。
真誠的外顯之一是班主任能正視自己的問題,不推脫、不回避問題,沒有虛偽掩飾和矯揉造作。如果自己在道德上、言行上是有缺失的,對待不同的學生不能一視同仁,這樣不僅會喪失班主任自身的權威,失去親和力,更會失去別人的信任,也沒資格當一名老師。如果我們在處理事情時因失誤而有所偏頗時,我們能勇于接受這個事實,坦然面對學生的質疑,真誠地向學生表達歉意……這時,我們依然還是真誠的、真實的,更能贏得學生的諒解。
真誠的外顯之二是親力親為,用愛心平等地對待學生。作為老師,真誠地對待每一名學生,切忌不能讓班委成為教師與學生之間傳話筒,而是要讓班委作為聯系教師與學生的橋梁,真誠地付出,親力親為,讓每一名學生都感受到老師的愛。
三、借助教學活動提升親和力
小學班主任的親和力應該是我們自身的獨特魅力,它是一種綜合體現,是由內在修養和情感疊加而讓學生感受到的外顯的魅力。
(一)培養廣泛愛好,參與學生活動
一名散發著親和力獨特魅力的班主任,對自己專業水平、綜合能力自然要更高的要求,必須時時加強學習,跟上時代的步伐,滿足教學的要求。同時,要想讓學生愿意親近自己,自己就必須與學生有共同的話題,有共同的價值觀和審美取向。師生間可以暢談崇拜的偶像,喜歡的歌曲書籍,可以一同完成手工任務,一同參觀各種趣味活動。這樣的班主任,學生自然愿意親近你。
(二)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
班主任除了參與學生一日生活之外,還是學生的學科教師。我們可以利用學科課堂教學的機會設計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吸引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讓他們時時意識到,他們是學生的主人,他們可以在活動中掌控學習的節奏,掌握好知識。
課堂教學活動的安排以學生是否感興趣、對知識點掌握得好不好為出發點,以活動的方式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班級學習成績。這樣就可以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從而愈發喜歡你的教學。
作為班主任,我在平時的教學中盡可能設計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他們適合的活動中盡情表現自己的特長,我發現,當學生動腦筋完成了活動任務時,他們是有很多滿足感的,他們在“完成”或“成功”中收獲滿滿的自信。然后,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克服某些知識點的學習障礙,逐漸提高學習成績。
(三)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
學生的學習潛力是巨大的,他們都渴望成功。作為班主任,我們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發揮其特長,給予學生感受成功的機會。有了成功體驗的學生會更加親近自己的老師。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學生的智能是呈多元發展態勢的,不同的學生智能發展程度不同,優勢也各不一樣。有親和力的教師在與小學生的密切接觸中,容易發現并利用學生的優勢智能,然后有針對性開展教學活動,針對學生個性需要進行教育,使他們的潛能得到更好地發展。
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班主任,除了要提升專業素養,培養情商,還要注意不斷激發自己的親和力,走近學生,使自己真正成為學生愿意接受和尊敬愛戴的良師益友。
(作者單位:陸豐市東海彭偉學校)
- ????來源:汕尾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