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報社官方網站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 首頁?--?新聞?--?今日關注
【陸豐人大??俊盃魁堃P”進鄉村
  • 2022-04-19 09:42
  • 【字體: ? ?

圖片






在甲西鎮濠頭村春天的田野上,大片種植的“七里香”番薯,陽光下一壟壟列成矩陣,新綠的苗葉竄出鮮嫩的秧。水稻田里的春苗正在茁壯成長,目光所及充盈著勃勃生機。而村那頭更有一番景象,互聯網電商產業園區正在加快建設中。新一輪鄉村振興春潮澎湃,激蕩人心!

圖片

▲濠頭村新貌。


2021年,在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兩大戰略有效銜接的歷史性時刻,人大代表以黨建為引領,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到黨委有號召,人大有行動,主動擔當、履職建言,發揮示范帶頭作用。人大代表李木綿是濠頭村支部書記、主任,人到中年正是干事作為的好年華。他引導濠頭村搶抓重大機遇,憑借市規劃建設的“薪火藍灣”示范帶的東風,為濠頭村梳妝扮靚,讓鄉村振興提升一股精氣神。村黨支部、村委會聽取村民意見,在建設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改建了村頭往日臭水一汪的大池塘,新建了“黨建公園”,遍栽花木,新鋪筑了村里主干道。同時,在黨員干部、人大代表的努力奔走說服下,村民們紛紛出地讓屋,主動將宗族祠堂交給村委,打造成名聞東南的“祠堂文化”。如今,濠頭村舊貌煥新顏,池塘如明鏡,岸柳如碧絲,濱河走廊古樸蜿蜒,公園鮮花叢叢……
人大代表李木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鄉村振興主要在于村民思想意識的提升,村里的黨員干部和人大代表常年奔走于家家戶戶,拉家常,解民困,談發展。鄉親們一開始不大了解什么叫‘鄉村振興’,通過談心和宣傳,讓他們明白了村容整潔、文明衛生、經濟發展、產業提升、生活美好的愿景。大家上下一條心,工作便好做了!只要群眾支持擁護,領導班子發展方向明確,工作再忙再累也不覺疲勞。在推進撂荒地復耕工作時,大家說了一句暖心的話,‘我們膚色曬黑一點,村里的土地就能更綠一點’。大伙同心合力,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獲得了飛躍式提升?!?/span>
黨員干部、人大代表在走遍各處撂荒地、考察調研村民意愿后,按照政府主導、農戶自主原則,引導和鼓勵農戶將無勞動力耕作土地流轉給種植公司。在黨員干部、人大代表的努力下,該村通過“公司+基地+農產”一條龍方式,將撂荒了20余年的350畝耕地,流轉給陸豐市瀛泓漁農發展有限公司。如今已種植上特色品種“七里香”番薯,且獲得了高產豐產,產量達每畝6000斤,獲得了約240萬元收入。不經風雨難以見彩虹。人大代表李木綿在回憶以往招商引資工作時說,以前由于部分村民思想意識方面較為落后,又有村霸干擾致使優質投資項目難以落地,鬧得意向投資企業前期投資付之東流無奈離去。因此,在新一輪招商引資中,村黨支部吸取經驗教訓,堅持“黨建+治理”,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他們深深地意識到鄉村振興,產業是基礎,也是關鍵要素。村黨支部、村委干部與人大代表一起,一方面加大政策法規宣傳,讓村民對富民政策從不懂到懂、從不理解到理解,另一方面是充分發掘資源,積極主動打好“鄉賢經濟牌”,力求把走出去的鄉賢轉化為引進來的發展源泉。
真誠所至,金石為開。濠頭村在市委市政府的引領和支持下,在黨員干部、人大代表的努力下,通過招商會引進了深圳市駿豐互聯網有限公司,成功落地濠頭村投資11億元興建互聯網電商產業園。項目投產后預計年產值100億元以上,為當地及周邊提供5000個就業崗位。

  





共筑人民群眾“連心橋”

——陸豐市南塘鎮竹坑村人大代表聯絡站紀事

陽春三月,陸豐市南塘鎮竹坑村的虎頭山上晨霧繚繞,輕紗般的薄霧覆蓋著舒展嫩葉的橄欖樹苗,片片新綠照進人們的眼簾,喜上心頭。竹坑村人大代表聯絡站站長黃鉗陪同記者參觀“千畝橄欖樹種植基地”。這位渾身充滿朝氣的中年漢子,面對滿山新綠顯得尤為開心,成就感躍上眼神與眉梢!


圖片

手工制作的特色橄欖菜,風味獨特。


去年以來,在陸豐市人大常委會的指導下,南塘鎮竹坑村人大代表聯絡站加強自身建設、完善工作機制、創新活動方式,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組織人大代表深入田間地頭,調查了解社情民意,當好鄉村振興的宣傳者、踐行者、倡導者和維護者,參與鄉村振興,助力經濟發展。

走進竹坑村人大代表聯絡站接待室,寬敞明亮,窗明幾凈,辦公桌上電腦顯示屏熒光閃爍,接待的桌椅、茶水柜等一應俱全,這里的一切讓人找到了溫馨的家一般的舒適感。據聯絡站站長黃鉗介紹,該站設有正副站長各1名,聯絡信息員1名,站內有3名陸豐市人大代表,7名鎮人大代表。聯絡站定期開展活動,是人大代表履職,收集民情民意,實現人大監督的平臺,更是為人民服務解難題、辦實事的主陣地,是永遠為群眾敞開的“聯民之門”。

群眾工作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2021年8月份開始,竹坑村為振興鄉村經濟,商定發展“一村一品”食品加工特產產業——“黃氏橄欖菜”,計劃在虎頭山集體山坡地種植“千畝橄欖樹”,打造成生產加工基地,增加集體經濟收入。當開發虎頭山橄欖種植基地的消息傳開,村里一些思想覺悟低的群眾,在村前村后竊竊私語,說什么亮堂堂的本村百年品牌——“黃氏橄欖菜”被私營企業收購了,說什么虎頭山是本村風水寶地,挖山會惹來災殃……

村里被迷惑的群眾聽到這些傳聞,便跑來村委會找干部問個清楚。人大代表聯絡站站長黃鉗把他們請進了接待室,端茶倒水,坐下來傾聽群眾訴求、服務群眾關切。他聽了群眾的訴說后,耐心細致地告訴村民:“當前,為了鄉村振興和發展建設,市委市政府和鎮領導十分關心咱村百年品牌‘黃氏橄欖菜’,大力支持我們打造成‘一村一品’食品加工產業,并且規劃在以虎頭山為中心的山坡地,種植連片千畝橄欖樹。到時候集體經濟有了大的收入,村里青年人還可進廠做工。這是為村里群眾造福的產業??!我們人大代表聯絡站正準備開展宣傳活動呢,沒想到風言風語這么快…你們不要信謠,不傳謠,人民群眾的利益就是我們服務方向!如今在新時代、新科技的引領下,我們通過勘探、研究,發現虎頭山的土壤特質適合種植橄欖樹、油柑樹?!苯涍^和風細雨的座談解惑,來訪群眾心里的疑慮解開了,他們剛進門時的憂心和擔心,變成了走出門時的放心和開心!聯絡站站長黃鉗對記者說,村民們關心村里事,這是新時代民主與法治思想深入民心的一種表現。

記者在深入采訪中了解到,該村人大代表聯絡站十分重視接待日工作,要求聯絡站人員到崗服務群眾的關切,充分體察民情,了解群眾所思所盼。在接待群眾信訪中,說服疏導與幫助解決問題相結合,聽取群眾意見和要求,做好來信來訪建檔工作。對人民群眾提的意見和問題,能當場協調解決的,當場協調解決,不能的則及時轉報上級機關和部門處理。對于依照政策法規不能解決的,也會講清楚道理,做好思想指導工作。

項目一落地,牽動眾人心?;㈩^山上創新業、凝民心、聚民意。群雁高飛頭雁領,人大代表聯絡站站長黃鉗與人大代表經常向村里群眾宣傳鄉村振興發展藍圖,充分發揮人民群眾主力軍作用。同時,村委向群眾提出與集體山坡地有田地交叉的,在規定時間內可提出訴求。被標明遷移墳墓應早日處理,避免影響種植基地建設進程。由于群眾工作做得細致,村民們都為村里產業質的提升興奮不已。黃鉗他們在市、鎮批準千畝橄欖樹種植示范基地動工之后,把基地建設指揮部直接設在虎頭山下,這樣項目所遇到事情可現場辦公拍板。

虎頭山下機聲突突,種植基地如期動工了!勾機、鏟車、推土機齊齊上陣,一場熱火朝天的向荒山要碩果的戰斗打響了!村里群眾遠遠地看到這喜人的一幕也抿嘴微笑……幾天后,當現場施工的勾機碰到一處堅硬的東西,駕駛員以為是石頭,繼續操作挖掘。不一會才發現不對勁。原來這是一處隱沒于萋萋芳草之下的古墓。不久之后,村里一黃姓人家聽聞施工現場挖壞了老祖宗墳墓,便找上村委,頗為不滿。黃鉗得知情況后,先打電話通知勾機暫停作業,自己連忙趕回人大代表聯絡站,專門接待黃姓村民聽取訴求。黃姓村民神情甚是凝重,黃鉗熱情接待,先從家常聊起,才引入正題。當村民提出祖墳被毀壞,該如何處理?黃鉗認為這件事是意外。當時指揮部在山上統計墳墓均有子孫祭拜,施工時碰到的這一處是久年埋沒且無人祭拜的。既然事情發生了,有人站出來承認是祖墳,這是壞事變好事,有利指揮部工程建設。

黃姓村民族人中有一名中年人,認為這壞了他們家族“龍氣”,對族人做生意有嚴重影響。黃鉗笑著說:“新時代還興那一套過時老黃歷?你們祖上這穴墳埋沒了那么多年,子孫清明沒去祭拜,對你們帶來什么影響?事實上你們不是該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大家生意做得好好嗎?”質詢者一時語塞。俗話說,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情!就這樣在黃鉗和人大代表的耐心勸說下,這一處埋沒多年的老祖墓,被遷移至另個地方?;㈩^山施工現場又回響起突突機聲,工程進展順利!

如今,該村已爭取到鄉村振興資金150萬元,虎頭山山坡地已種下400畝橄欖樹苗,眼下正在種植300畝油柑樹苗……橄欖菜生產加工廠房正在擴建中,建成后預計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帶來50萬元左右的收益。黃氏橄欖菜將走出汕尾、走向全國,走上人們新生活的餐桌。






特色美食 ——陸豐蝦姑

陸豐有著漫長的海岸線,歷來海產品豐富,帶“海味”的美食林林總總,別具一格!其中陸豐蝦姑,肉鮮味美,可油炸,可清蒸,可水煮,或者腌制成咸蝦姑,陸豐當地人喜歡特色美食。


圖片

蝦姑

人大代表、甲西鎮西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洪木勇,成長在陸豐“三甲”地區,對各種海產品熟悉透了,特別推崇咸蝦姑,而且詳細介紹了腌制咸蝦姑的兩種做法:第一種叫“埋干鹽”,即是從市場上買來生鮮紅芯蝦姑,清洗干凈之后控凈水份,然后放進瓷盆碼齊整,層層撒鹽,封蓋好后放進冰箱保鮮。第二天用餐時剝了殼醮上姜絲或姜蓉拌醋,下飯吃得飯鍋底朝天。第二種做法即:用適量的醬油、酒、辣椒、鹽、糖加適量的水拌勻進鍋煮沸,晾冷之后盛于容器,對洗凈控了水份的蝦姑進行腌制,一般三、四天后即可啟封食用,獨具風味,讓舌尖上的味蕾寵愛于一身。洪木勇還介紹,用生鮮蝦姑剝殼取其“紅芯”曬成干品,食用時炒蔥芹蒜,香噴噴的是下酒的美味!

他還饒有興趣地向記者說起關于“蝦姑救駕”的傳說。相傳南宋末年,元兵大舉南侵,都城臨安已破。宋帝趙昺與朝臣倉惶逃離到海陸豐甲子待渡山,后面元將張弘范統率戰船快要殺到,而面前海水濤濤,便仰天長嘆:“天絕我也!誰人能救駕,愿將皇位讓之!”話音剛落,海面變得風平浪靜,一個蝦姑王率千千萬萬的蝦姑軍團鋪成一條甬道,宋帝和大臣踏著道路直趨彼岸,化險為夷!宋帝為重諾言,親摘頭上皇冠賜封蝦姑王。自此蝦姑一族頭戴“皇冠”,極盡華貴。

據洪木勇介紹,有時外地朋友聚餐吃蝦姑時,外地人首先叫不出名字,當地人開玩笑說,龍蝦的姑媽,簡稱叫蝦姑。這一說蝦姑立時高大上了。其次他們席間拿起來無從下手,怕被殼上棱刺扎傷手。其實,陸豐當地人為蝦姑剝殼輕而易舉,只要雙捏住蝦姑的頭尾段,用手指按壓外殼,便可使其肉與殼分離。這種剝殼的吃法,陸豐人風趣幽默地說:“這叫先按摩,后脫衣?!毕g朋友們聞言,捧腹大笑,好不快樂!



記者:莊小杰 黃奕鋒
通訊員:魏俊杰林慧敏林昂輝 陳坂升
  • ????來源:汕尾日報
【陸豐人大??俊盃魁堃P”進鄉村 1,650,303,774,000 a34d88400cd04df287817a370517374d a34d88400cd04df287817a370517374d/images/0ae65f61776e4cd6a4622359e112e940.jpg

主辦單位:汕尾日報社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汕尾日報網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44120190010

版權所有:汕尾日報社,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4412019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電話:0660-3387883? ?郵箱:swrbxmtb@163.com
粵ICP備13051037號??粵公網安備 44150202000069號 ??網站地圖??技術支持:開普云 ??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